廈門日報訊(記者 黃懷)到(dào)2018年,我市将形成市場主導、重點突出(chū)、創新驅動、集聚發展的(de)生産性服務業發展格局和(hé / huò)較完善的(de)産業體系,兩岸新興産業和(hé / huò)現代服務業合作示範區、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、東南國(guó)際物流中心建設初具規模,産業集聚初步實現。
昨天上(shàng)午,市長劉可清主持召開第65次市政府常務會議,研究通過了(le/liǎo)加快發展生産性服務業促進産業結構調整升級的(de)實施意見。
根據實施意見,到(dào)2018年,兩岸新興産業和(hé / huò)現代服務業合作示範區、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、東南國(guó)際物流中心建設初具規模。中國(guó)軟件名城、國(guó)家電子(zǐ)商務示範城市、中國(guó)服務外包示範城市創建工作達到(dào)預期目标。生産性服務業占全市GDP的(de)35%、服務業的(de)65%。電子(zǐ)商務年交易額達到(dào)4000億元,軟件和(hé / huò)信息服務業總收入1600億元;金融業營業收入1600億元;現代物流業總收入1500億元。
“加快發展生産性服務業,廈門的(de)工業企業要(yào / yāo)不(bù)斷壯大(dà),廈門同時(shí)要(yào / yāo)成爲(wéi / wèi)周邊地(dì / de)區工業企業的(de)服務中心。”劉可清說(shuō),加快發展生産性服務業是(shì)促進産業結構調整升級,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(de)重要(yào / yāo)途徑。要(yào / yāo)出(chū)台關于(yú)外貿、商業、金融、保險的(de)有關政策,并且将這(zhè)些政策應用起來(lái),發揮重要(yào / yāo)的(de)凝聚中心的(de)作用。要(yào / yāo)突出(chū)發展重點,引導資源要(yào / yāo)素合理集聚,推動服務業與工業、現代農業互動發展、融合發展,形成生産性服務業集聚、集約、聯動、融合發展的(de)良好格局。
我市将設立産業引導基金,通過财政資金的(de)引導作用,吸引包括社會資本投向十大(dà)千億産業鏈建設。會議研究并通過了(le/liǎo)産業引導基金設立方案。産業引導基金的(de)初期規模爲(wéi / wèi)100億元,實行召款制分期到(dào)資,以(yǐ)公司制的(de)形式設立,帶動社會資本共同投向我市拟重點打造的(de)相關産業。
劉可清說(shuō),産業引導基金要(yào / yāo)直接投資于(yú)市委、市政府确定的(de)重大(dà)産業項目,要(yào / yāo)是(shì)“有回報的(de)項目”,要(yào / yāo)将社會資本引導到(dào)政府重點打造的(de)十大(dà)千億産業鏈。基金投入要(yào / yāo)由小到(dào)大(dà),要(yào / yāo)充分發揮财政資金的(de)杠杆作用,撬動社會資本參與十大(dà)千億産業鏈建設。
刊發于(yú)2014年12月5日《廈門日報》頭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