廈門拟打造生活-生産-生态“三生空間” 建設低碳社區

【導讀】到(dào)2020年我市将構建科學合理、統籌整合、多元參與、運行高效的(de)生态文明制度體系,支撐廈門率先建設具有世界競争力和(hé / huò)影響力的(de)生态文明城市。

綠色轉型、低碳發展已成爲(wéi / wèi)全球可持續發展的(de)新趨勢。近日,市政府印發了(le/liǎo)《廈門市生态文明建設十三五規劃》,按照規劃,到(dào)2020年我市将構建科學合理、統籌整合、多元參與、運行高效的(de)生态文明制度體系,支撐廈門率先建設具有世界競争力和(hé / huò)影響力的(de)生态文明城市。打造高度協調的(de)生活-生産-生态“三生空間”,形成人(rén)與自然和(hé / huò)諧發展的(de)現代化新格局,加快建設美麗中國(guó)典範城市和(hé / huò)集中展示“中國(guó)夢”的(de)樣闆城市。

【規劃】

引導一(yī / yì /yí)般工業轉向島外各區發展各有重點

城鎮化建設,我市将貫徹“綠色發展”理念

在(zài)中心城區空間資源開發和(hé / huò)利用方面,逐步完成二、三産業空間資源置換和(hé / huò)優化,引導一(yī / yì /yí)般工業、大(dà)型批發市場、一(yī / yì /yí)般商貿和(hé / huò)部分企事業單位等向島外轉移。重點推進湖裏老工業區、龍山工業區内未開發用地(dì / de)的(de)功能置換。積極拓展本島東部新城區,優化提升舊城區功能,發展以(yǐ)良好生态環境爲(wéi / wèi)依托的(de)生态人(rén)居。發展高新技術研發、總部經濟、金融服務等現代服務業,積極承接台灣先進制造業轉移,深度對接台灣現代服務業,引進發展前景好的(de)優質項目。

島外四區也(yě)将走可持續發展之(zhī)路,各區發展各有方向、各有重點。

【能耗】

提高天然氣消費比重

到(dào)2020年島内達70%

“十三五”期間,我市将深入推進節能降耗,建設成爲(wéi / wèi)能源高效利用、清潔能源利用率較高的(de)低碳型、環保型、節能型城市。

在(zài)合理開發利用能源方面,推廣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,到(dào)2020年,實現島内天然氣氣化率達到(dào)70%,島外50%-60%。嚴控煤炭增量,降低煤炭所占比重。石油消費總量有控制的(de)繼續增加,減少流通環節,提高流通效率。

【交通】

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

鼓勵公衆選擇綠色出(chū)行

本次《規劃》特别提到(dào),要(yào / yāo)推廣綠色生活方式。比如,鼓勵公衆選擇公共交通、自行車、步行出(chū)行,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,争取達到(dào)綠色出(chū)行占市民出(chū)行方式64%及以(yǐ)上(shàng)的(de)目标。推廣節能環保型汽車。規劃建設一(yī / yì /yí)批低碳示範社區,鼓勵公衆合理控制室内空調溫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