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建日報訊 (記者 謝嘉晟 通訊員 孔慶任)2月1日,規模百億元的(de)“廈門市産業引導基金”正式宣告設立,開創了(le/liǎo)我省設立政府産業引導基金的(de)先河。與此同時(shí),廈門市财政局、金圓集團和(hé / huò)軌道(dào)集團還分别與工商銀行、平安銀行、興業銀行三家金融機構簽署了(le/liǎo)廈門城市發展基金合作備忘錄。
産業引導基金的(de)成立意義重大(dà),今後廈門市财政扶持産業發展資金分配方式将由“補貼投入”,改爲(wéi / wèi)主要(yào / yāo)以(yǐ)“股權投入”的(de)形式對企業進行支持,與企業共享收益、共擔風險,資金的(de)使用将更高效。财政資金将發揮杠杆引導效應,預計将撬動數百億元的(de)社會資本,投向廈門市拟重點打造的(de)十大(dà)千億元産業。依照産業引導基金與首批12家國(guó)内外知名股權投資機構簽訂的(de)戰略合作協議,雙方還将在(zài)時(shí)機成熟時(shí)合作設立相關産業的(de)“子(zǐ)基金”,推動廈門及周邊地(dì / de)區産業資本和(hé / huò)金融資本的(de)對接,促進産業發展升級。
廈門市委常委、常務副市長康濤表示,廈門市率先在(zài)全省設立政府産業引導基金,是(shì)創新産業扶持方式,推動産業轉型升級,吸引社會資本與地(dì / de)方優勢産業融合發展所做的(de)重要(yào / yāo)舉措。其必将有力發揮财政資金的(de)杠杆引導作用,促進經濟社會轉型發展,成爲(wéi / wèi)推動“美麗廈門”建設的(de)重要(yào / yāo)引擎。城市發展基金的(de)設立,則是(shì)廈門城市運作機制和(hé / huò)财政投融資體制的(de)重大(dà)改革創新。這(zhè)兩類基金的(de)設立,标志着廈門市對産業扶持、對城市建設投入,從過去主要(yào / yāo)以(yǐ)财政爲(wéi / wèi)主的(de)模式,轉變爲(wéi / wèi)今後主要(yào / yāo)以(yǐ)金融爲(wéi / wèi)杠杆、以(yǐ)市場爲(wéi / wèi)方向,用财政資金撬動社會力量和(hé / huò)民間資本的(de)新模式,有利于(yú)推動廈門轉型發展。
廈門市财政局局長韓景義告訴記者,廈門産業引導基金由廈門金圓集團作爲(wéi / wèi)市财政局的(de)出(chū)資代表,其下屬的(de)廈門市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作爲(wéi / wèi)受托管理機構,負責引導基金的(de)日常運營管理。政府隻負責“兩端”,即在(zài)前端負責審定總體投資方案,在(zài)後端把握投資方向,對基金的(de)運行管理,政府不(bù)幹預,完全按照市場化原則運行。政府設立引導基金,可以(yǐ)更好地(dì / de)發揮财政資金“四兩撥千斤”作用,帶動各方資金用于(yú)産業投資,完善競争機制,讓市場發揮資源配置的(de)決定性作用。
(刊發于(yú)2015年2月3日《福建日報》第13版《廈門觀察》欄目)